河南省万得福人工智能科技中心
 
News Center
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
万科院喜讯|我院参与研发的教学设备荣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自由设计类二等奖
时间:2021-06-01 来源:

    万科院喜讯|我院参与研发的教学设备“嵌入式移动桌面机器人实验装置”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自由设计类二等奖。

我院首席科学家、特聘专家张大伟博士参与了“嵌入式移动桌面机器人实验装置”的设计、立项、制图及总装,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自由设计类二等奖。证书编号:ZZJY202106017

  

参赛作品简介:

1.机器人与嵌入式教学试验箱

嵌入式试验箱.jpg

特点

型号:RETTP-I

外观尺寸:长59cm,宽42cm,高18cm

处理器:二个微控制器STM32F103ZET6,一个树莓派

传感器:一个红外测距传感器;一个红外避障传感器;一个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一个温湿度传感器;一个触摸按键;二个摄像头;一个陀螺仪;一个三轴加速度计;一个三轴数字罗盘;一个语音识别传感器;

电机:二个直流减速电机;一个直流无刷电机;一个步进电机;一个数字舵机;一个三自由度机械臂;

电源:200-240VAC,50/60Hz

通讯:USB/串口/WIFI

显示方式:3.2寸/5寸TFT触摸屏

主要配件:电源线,程序调试器,USB转串口模块,USB延长线,陀螺仪模块,三轴加速度计模块,三轴数字罗盘模块,USB摄像头,颜色识别道具,机械臂抓取道具。

功能:具有测距,避障,图像处理,语言识别,温湿度测量,各种电机控制,机械臂抓取,触摸感应,倾角、角速度、加速度测量,MP3播放等。

用途: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嵌入式原理及技术学习;各种移动机器人常用传感器检测及电机控制学习;理工科大学生工程教育实践训练平台。

实验教程主要内容:

1、基于STM32的移动机器人传感实验(15个):工程建立;蜂鸣器;触摸按键;温湿度传感器;红外避障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WIFI通信;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数字罗盘;语音识别及MP3播放;智能外控LED(WS2812B);显示屏;摄像头;

2、基于STM32的移动机器人电机控制实验(5个):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直流无刷电机;数字舵机;机械手臂;

3、基于树莓派的移动机器人图像处理实验(4个):GPIO控制LED灯;使用摄像头;图像二值化处理;人脸检测。



2.微小型移动桌面机器人

特点微小型移动桌面机器人.jpg

型号: MMDbot-SI

尺寸:直径90mm,高60mm

处理器: STM32F103VE

传感器 :五个红外反射式光电开关、八个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一个语音识别传感器、一个三轴加速度计、一个三轴角加速度传感计、一个带有3M-bits FIFO的COMS VGA摄像头,30万像素,640*480

电机: 2个步进电机、减速比1:102.5、2-2驱动

电源: 3.7聚合物锂电池、2500mAh

最大移动速度: 7cm/s

显示方式 :2.2寸TFT液晶屏、分辨率:240*320

通信方式: RS232串口TTL和WiFi

功能:具有循线、避障、跟墙、定位、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主巡游、迷宫探索等。

主要配件:充电器、ST-LINK调试器、实验箱、可拆卸实验平台。

实验教程主要内容:1、SM32嵌入式基础实验(工程建立、I/O、EXTT、A/D、TIMER/PWM、USART、SPI、TFT、MP3播放、无线通信);2、传感器实验(红外反射式光电开关、 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视觉传感器、三轴加速度计、三轴角加速度计、语音识别传感器);3、机器人个体控制实验(电机控制、运动控制、定位、颜色识别、跟墙、避障、循迹、迷宫探索);4、机器人群体控制实验(协作通信与编队控制)。

主要用途:机器人竞赛培训,大学生工程教育实践、自主移动机器人教学,自主移动机器人个体与群体智能研究。


3.迷宫机器人

迷宫机器人.jpg

特点

型号:MMDbot-TM

尺寸:长95mm、宽85mm、高60mm。

微控制器:STM32F103RCT6。

传感器:5个红外反射式光电循迹传感器,3个红外反射式光电测距传感器,1个陀螺仪,1个触摸开关

电机:2个直流减速电机(带编码器)。

驱动方式:差动。

最大移动速度:40cm/s。

电源:可充电3.7v聚合物锂电池1200mAh,自带充电保护电路和mini-USB充电接口。

外扩通信方式:串口TTL、无线(可选配市场上带有串口的无线Zigbee/Wifi/蓝牙/433M收发器)。

功能:具有循线、避障、跟墙、自主巡游、迷宫探索等功能。

附件:实验培训教程(电子版)、USB充电线、ST-LINK调试器、USB转串口模块。



圆圈万德福.jpg


河南省万得福人工智能科技中心
  • 联系电话:13810336570
  • 服务邮箱:849075686@qq.com
  • 单位地址: 郑州市市辖区郑东新区中道东路6号智慧岛大厦A区3层306-2